您现在的位置:正源学校>> 正源快讯>> 学校新闻>>正文内容

木工张文:一生做的最正确的一件事就是把女儿张桂娟放到正源

本文微信公众号地址:https://mp.weixin.qq.com/s/napb_Rer231dIgNSvIZSag

张桂娟家住龙塘镇龙塘尾村一组,张家冲,离江头圩10里地。小时候的张桂娟是奶奶彭义珍带大的。

初中开始,每次学校放假,她只能回外婆家,大市镇熬山村,在回家的半路上。不然,从江头圩下了班车,走回张家冲要两三个小时,“那时候小吧,现在大了可能会快点。”看来,她小时候真的走过。

“只有爸爸在家的时候,去接我,才可以回到奶奶这里来。”

张桂娟爸爸张文是木工,本地活多的时候就在本地干活,本地活少的时候就去外地。

“家里7个人靠我一个人养。”

耒阳有时接不到木工活,所以,一年里有大半年的时间,张文必须要去外地,广东、云南,都去。在耒阳的日子也是在四处工地上日夜干活,“早出晚归,没时间。”

母亲刘洪英之前也在广东打工,给张桂娟生下两个双胞胎妹妹之后开始留在家里带孩子。

张桂娟一岁就开始跟着奶奶,一直到初中。

2015年张桂娟小升初的时候,表哥刘清森在正源读了六年,考上湘潭大学,说正源好,希望妹妹也去正源。张文想都没想就把她送到正源:“我侄子成绩那么好,正源肯定有他一套教学方法。”

刚进正源的时候,从小跟着奶奶的张桂娟感觉天都黑了,“哭了,太想家了。”但是想到考上大学的表哥,又自己说服自己坚持了下来。

初中时,张桂娟成绩中等偏下,排在年级四百多名,还曾因考试考得太差被老师打过手板。那时的她觉得高考离自己太远,一到晚自习就喜欢找同学唠嗑,看到同学预习功课还觉得很奇怪:“你为什么要写这个作业啊,还没有学到这里呢。”

一直到高二,张桂娟从没进过清北班。但她对此感到庆幸,觉得这也是自己的一种机会,因为跟自己基础差不多的同学在一起,只要努力就可以看到名次的进步,可以得到正向激励。

说到“正向激励”,张桂娟对高二高三的班主任刘颖老师、王增烈老师特别的感激。两位老师总是鼓励她“你可以的”,为了让她把数学成绩提上去,特意把她叫作“张数学”。

进入高中的张桂娟开始感受到学习的紧迫感,逐渐开始努力,成绩也渐渐有所提升。付出了,就有回报。在成绩缓步提升的正向反馈下,加上老师们的正向激励,到了高二,总是说自己不努力的的张桂娟终于不经意地给自己加上了“越来越努力”的评价。

她对高二之后的自己越来越满意了。

但是张桂娟从来都不认为自己是处于前列的那一批拔尖学生,“北京励志行没有我,我那时候的成绩怎么可能够得着嘛。”

整个初高中阶段,她印象最深的是高三被选去衡水中学参加外训。是的,正源学校每年都会选取2到4名综合素质较强的学生,到衡水外训一到两个学期,校长称之为“卧底”。目的很明确,既能让参训学生接触到全国闻名的“衡水教学”,也能让学校深入细致地了解衡水模式,借鉴经验、取长补短,实现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考虑到学生的适应问题,由学生自愿申请,培训时间长短也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具体学情与实时感受自己决定。

在正源,高分学生习惯于选择理科,这也导致首届新高考历史方向缺少拔尖学生。当老师征询张桂娟自己的意见,问她是否愿意去衡水外训的时候,她非常惊讶:“怎么可能是我,我成绩又不是很好!”张桂娟这一届派了四位同学到衡水学习,张桂娟只去了一个学期,就决定回正源。她说那边不适合自己,那边时间太紧了,“特别紧凑,很多学习任务完不成,还是这边宽松一点,然后正源老师对我的关注也更多一些。”“而且一周只有一次洗澡的时间,没办法。”张桂娟觉得,在正源,她能有更多的时间去处理自己不懂的问题,她还是喜欢正源的节奏。虽然只在衡水外训一个学期就主动回了正源,张桂娟还是觉得有收获:“我生物成绩提高了很多。”另外三位同学,有两人在衡水坚持了两个学期,一人提前两个多月回了正源。

中餐过后,日常行色匆匆的罗校长特意留了下来,一本本翻阅张桂娟从衡水带回来的练习资料,像学生请教老师一样,了解她在衡水外训期间的心得体会。张桂娟给校长讲了三个值得正源重视的问题:一个是,衡水中学学生都有错题本,听课—做练习—整理错题本,三个环节一样重要,而我们只有前两个环节。第二,我们的历史课只局限于书本,知识面太窄了,一定要加大阅读量,拓展知识面。第三,就是“该背的要背”。

口口声声说自己“本身成绩不是很好”的张桂娟,高一时认为自己能考个一本就好了,高三给自己定的目标是冲击北大,“我为什么不能想北大呢?求其上得其中,就算最终去不了北大,去到离北大最接近的地方也好。”这个高二开始“越来越努力”,高三开始“求其上得其中”的孩子,没有去成北大,但是对于自己历史类610分排正源学校第四名、耒阳市第四名的高考成绩,她很满意。考取湖南大学,她也很满意。但被录取的日语专业并不是她自己想要的,她说进了大学还要努力,要在大学里转专业、考研。

当然要努力,在“进校即思进取,怕苦莫来正源”校训下成长,经历了高考淬炼的正源学生,最不缺的就是努力。

张桂娟两个双胞胎妹妹张桂园、张桂芳今年小升初,已经在正源报过名,过几天就进正源读初一。采访完张桂娟的时候,张桂娟跟记者说的最后一句话是“希望妹妹初中不要像我一样。”这孩子还对自己初中时的“不够努力”耿耿于怀。她不明白的是,跟同龄人相比,她们这些从正源初中直升高中的孩子已经足够努力了。只是,在正源奋勇争先的校园氛围中,还有更多同学比她努力得更多、努力得更早而已。

看到妹妹张桂园在镜头前有点紧张,张桂娟不停地给妹妹轻轻地拍背、揉肩。腼腆的张桂园话很少,但是思维敏捷、言简意赅。记者问她知不知道姐姐考的是什么大学,她说知道,湖南大学。记者问她为什么要去正源读初中,她说“在这里考不出去。”在后面给妹妹拍背的张桂娟原本也是属于那种文静内敛的性格,问她什么,才会说什么。此时她却主动开口,替妹妹说了一句:“这是一种传承。”

物价上涨,不涨工资留不住也对不起呕心沥血的正源教师,今年正源的学费又涨了一些,初中学杂费、生活费、住宿费、校服费等加在一起,已经达到8630元一学期,双胞胎女儿一年至少3.5万。一年收入六七万,一人做工养全家7口的张文之所以把两个双胞胎女儿也送进正源,就是因为大女儿张桂娟跟他说,如果当初自己不是进的正源的话,今年不可能考这么多分。这个四处奔波的木匠开心地跟记者说:“朋友说我这一生做的最正确的一件事就是把小孩放到正源。”他说天下父母都希望小孩子能过得好,希望孩子以后的路越走越好。

最疼孙女的奶奶彭义珍不识字。领到湖南大学录取通知书那天,张桂娟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把通知书拿给奶奶看。奶奶看不懂,问她这什么大学,是不是好学校,她说是的,奶奶说你考上大学我就安心了。送别时,患有严重的风湿,要扶着凳子、墙壁才能挪步的彭义珍坚持要颤颤巍巍地站起来跟记者挥手,她告诉记者:“大孙女去正源考到大学,现在两个小的又考到了正源,我好高兴!等两个小的考到大学了,我再请你们老师来我家喝酒。”

相信张文把两个双胞胎小女儿送进正源,又是一个伟大的决定!

 

罗校长率老师给张挂娟贺喜

罗校长给张桂娟母亲刘洪英颁发文军奖学金10000元

 

王伟荣主任给张桂娟父亲赠送平板电脑

 

罗校长与张桂娟奶奶彭义珍亲切交流

 

张桂娟一家与老师合影

 

张桂娟与班主任王增烈合影

 

张桂娟与双胞胎妹妹合影

 

张桂娟与罗校长及班主任合影

 

张桂娟与罗校长亲切交流

 

张桂娟一家

 

罗校长与张桂娟三姐妹合影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