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教师在市“杜陵书院大讲坛”上的讲座完满收官
10月23日上午,随着贺江云老师《幸福在你心中——用国学提升幸福指数》精彩讲座的结束,我校教师在市“杜陵书院大讲坛”上的三场讲座完满收官。
上午9时30分,市实验小学会议室早已座无虚席。主持人——市委宣传部副部长谢俊清对主讲人贺江云老师作了简要介绍后,在一片热烈的掌声中,贺老师开始了她的讲座。
贺老师的讲座分五个部分:“幸福的真谛”、“别让欲望抢走了幸福”、“幸福与不幸福全在于自己”、“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更要拥有高尚的德操”、“从感恩中获得幸福”。从“福”字的构成与涵义说起,抽丝剥茧,环环相扣,步步深入,从《论语》《老子》《黄帝内经》等大量国学著作中寻章摘句,引经据典,把一个个观点阐述的鞭辟入里,淋漓尽致,既让听众感受到国学的博大精深,又让听众吸取了处世做人的精神养分。
谢部长在小结贺老师的讲课时谈了自己的听后感。他说,听了贺老师的讲座,深有感触,使我们更加明确了:幸福是比较出来的;心态好才能心情好,心情好才能身体好;身体好很重要,如果把身体当作“1”,那么功名利禄就是“1”后面的“0”,“1”不倒,后面的“0”才有意义,“0”越多人生的价值越大,没有了“1”,后面的“0”再多也是徒劳;“德”是人享高寿的重要因素。
参加今天讲座的有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局、市人事局的干部和市实验小学、正源学校的老师,共一百余人。听众们对贺老师的讲座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此前,我校教师江宗斌、谭小云先后在杜陵书院大讲坛进行了第七、第八场市民讲座,贺老师的讲座是第九场,也是我校教师这一阶段的最后一场。
【图/何然】
耒阳市委宣传部谢副部长
贺江云老师
听众
讲课PPT投影
安静的课堂
附:幸福在你心中——用国学提升幸福指数
幸福在你心中
——用国学提升幸福观
主讲:耒阳市正源学校 贺江云
幸福是我们穷尽一生的追求,我们都希望得到幸福。现实生活里,经常听人抱怨自己不幸福,不知道幸福在哪里。那么,什么是真正的幸福呢?
一、幸福的真谛
下面我想请大家看看这个“福”字是怎么演变来的。
这个字的古体结构有一个“礻”,这个偏旁表示“神灵”——即“神”立在左边,“礻”的字面意思是“展示”,写作“示”。“示”是祭坛的象形文字,古代的人接近祭坛,是要得到神明的启示。后来这个象形字的意思引申为“启示”,当用作部首时,代表神明。这个字的右上方是一坛酒,下面是一双手,表示双手举酒敬拜神明,祭告祖先,祈求保佑、赐福。这就是福的本义。
在古代酒是非常珍贵的东西,比黄金珍贵得多!把自己最珍贵的东西献出去叫什么?那不是“奉献”吗?所以“福”的真正含义不是“索取”,而是“奉献”!
因此要做个幸福的人,首先是要做一个能给别人带来光明和幸福的人,那才是人生最大的幸福。
二、别让欲望抢走了幸福
《山海经》里面讲了一个这样的故事:
从前,有一个农民上山砍柴,见一条小蛇冻得发僵,非常可怜.农民就把它揣在怀里,带回家中喂养起来.小蛇慢慢长成大蛇,自己能生活了,农民就把它放在山后石洞里,渴了饮山泉,饿了吃野果,大蛇自然对农民很感激.
过了些日子,大蛇的石洞口长出棵小小的灵芝.它精心守护,培育,灵芝越长越大,越长越神奇.人们都想得到它,只因蛇的守护,谁也不敢近前.
这件事被皇上知道了,就叫人四下张贴了一道皇榜:谁能采来这棵灵芝,就受重赏.这个农民想得到赏赐,就央求大蛇把灵芝送给他.大蛇答应了他的要求,农民就把灵芝献给皇上,得到一批金银财宝的奖赏.
又过了些日子,皇后的眼瞎了,御医说只有龙蛇的眼珠才能治好.皇上又想到这个献灵芝的农民,就命他去挖那大蛇的眼睛.许诺他事成之后,封他为宰相.这农民发了财,又想当官,就又来央求大蛇给他一只眼珠.大蛇只好忍痛让他挖去一只眼珠,皇后的眼睛复明了,农民遂当上宰相.
他当上宰相后,养尊处优,享不尽的荣华富贵,生怕哪一天死掉,丢下这万贯家财.于是,就想到长生不老之法.听说吃龙蛇心能够长生不老,就又到山中去找大蛇,要求再给他一颗心,成全他长生不老.
大蛇见他如此贪心不足,就张嘴叫他去挖.这个贪婪的宰相一近前,就被大蛇吞下肚里,再也没回来.
欲望越大,人越贪婪,人生即使能获得一时的满足,一时的幸福,最终还是容易致祸。
总认为自己拥有的不够多,还想要更多,你就会无视自己手中的幸福,而一心望着那些不可能属于你的东西。如果在欲望的追求中度过一生,那么人生就不会有什么幸福可言。
因此,幸福最大的障碍就是期待过多的幸福。
如果你能做到“身外物,不奢恋”,你就能活得轻松,过得自在。遇事想得开,放得下,就不会有“人心不足蛇吞象”的悲剧了。现实生活里面,就有多少人不明白这其中的道理,一个个高官在反腐倡廉中被掀下马来。若真能吃透了这一层道理,又怎会弄得声名狼藉、人财两空?
还是让我们向我们的先哲古贤学习:
“茶圣”陆羽着诗曰:不羡黄金罍,不羡白玉杯;不羡朝入省,不羡暮入台;千羡万羡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来。这是生活乐得逍遥自在美!
东晋著名诗人陶渊明在《饮酒》(其五)写道: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道出了生活恬淡甜美之意!
因此,只要我们守住宁静、淡泊,幸福自然满溢心头!
三、幸与不幸全在于自己
幸福和不幸在于自己的心态,也就是怎样看待现在的自己。把痛苦和不幸的标准放在别人的身上,并不能使我们幸福。
如果只看到别人外在的幸福,就轻率地判断那超越了自己的幸福,那么你拥有的幸福也会毫不犹豫地离你而去。很多人感觉不到幸福的原因,正是在于盲目地悲叹自己的处境。我们觉得不幸福,不是因为自己住的单间房,而是不满意、看不惯租房过日子的自己。
现在让我们来看看大圣人孔子的身世:
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的父亲孔纥,是在晚年大约72岁时娶年轻女子颜征在,生下孔子的。
孔子约三岁时,孔纥即病故,母子俩为原配施氏所不能容,被赶出家门。后颜氏不得已带他离开鄹邑,到国都曲阜的阙里居住,将其抚养成人。
按我们常人的理解,孔子幼年非常不幸。
孔子自己也说:“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
意思是:我小的时候很穷,所以很多粗活都能做.也从这儿可以看出孔子是一个很小就能吃苦耐劳的人。
那么这样的家境,孔子是否是自暴自弃的呢?显然不是。他不但吃苦耐劳,而且勤奋好学。
他又是如何求学的呢?这得从孔子的母亲颜征在说起。
颜征在带着儿子搬到阙里居住以后,把她父亲家的全部书籍,都搬运到自己的新家,选三间房子的一间作书房,准备在孔丘满五岁的时候教他念书。她先收了五个小孩子,在自己家教发蒙的书,得到每位学生家的学资,五斗小米和一担干柴,足以养活母子两人。
颜征在教孩子们习字、算数和唱歌三门功课,同时也教孩子们学习礼节和仪式。孔丘不到六岁开始跟班学习,不到十岁的小孔丘,已经学完全部发蒙功课,因他爱琢磨,肯用脑子想问题,记忆力出众,喜欢帮助别人,成为同窗学习的佼佼者。有了孔母的这一段家教生涯,自己帮助别人学习的经历,对孔子以后办私学、兴教育,起到直接的影响。
按照当时的规矩,童子十岁就要外傅(跟别的老师去念书)。孔母关闭了她的学堂,把小孔丘送到城内最好的学堂,学习诗歌、典籍、历史等功课。当时学堂称为“庠”,属于官办学府,集中了鲁国最优秀的老师,实施非常严格的教育。
比起孟母教子的故事来,孔母教子的故事,虽然少了些典范的神韵,更多的是平淡,但是年轻守寡,择良定居、亲临授教,外傅佳堂,成就了中国最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一代圣人的身后,站着一位伟大的母亲。所以,孔子的童年既是不幸的,又是幸运的,他有一位好母亲,有一个金品质的童年,适度的磨难造就了他坚韧的性格。
到二十岁时候,孔子才学已经非常渊博,被当时人称赞为“博学好礼”、“天之木铎”。后众所周知,孔子怀着满腹经纶,壮志酬筹,周游列国,意图大展宏图,救济苍生。可惜当时天下,战乱不断。人心不古,个个只想着功名利禄。诸侯王想唯我独尊,称霸天下;各国权臣贵族,又只想着如何分了国君的权力,取而代之;至于一般士人,心浮气躁,使奸用诈,一心就想出人头地,或做官或成名。这么一种状况,孔子主张“克己复礼”治天下。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每个人都应该严格要求自己,使自己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情操,从而恢复社会原本良好的秩序、风气、礼仪!这样一来,诸侯就会听命于周室;臣子们就会听命于国君,大夫们就能够安分守己,百姓们才能够安享太平。这样一个理想型的社会模型,在当时弱肉强食成了习惯的社会,哪个国君听得进去?又实施得过来?所以孔子虽努力游说一生,也只是徒劳无功。但孔子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穷其一生的努力,去说服诸侯王恢复周礼,使天下重返太平的精神还是令人敬佩。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既然政治上很难实现抱负,那就独善其身!这就是孔子的追求。相传孔子收教学生达3000之众,其中精通六艺的弟子有72人。有很多皆为各国高官栋梁。可谓“桃李满天下”。那么可以想见其照样生活得其乐融融。
所以,幸福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幸福与否,只在于你怎么看待。
真正的幸福不是周围的环境所给予的,而是靠自己的努力创造的。即使自己的处境不顺心,也要试着心存感激地接受,即使比别人拿得少,也要想想还有人比自己拿得还少,自己安慰自己,不断地给自己打气,只有这样幸福才会眷顾你。
四、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更要拥有高尚的德操
健康是人生第一幸福。不论有多么出众的才能和力量,一旦失去了健康的身体,人生将化为乌有。
现在很多人都重视到了健康问题,他们注重饮食营养,锻炼养生。所谓养生,又称养身,乃保养身体、延年益寿之道。这方面古人积累经验多矣。例如: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鱼馁而肉败不食,沽酒市脯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论语》
译文:粮食不嫌舂得精,鱼和肉不嫌切得细。粮食霉烂发臭,鱼和肉腐烂,都不吃。食物颜色难看,不吃。气味难闻,不吃。
这说明物质是身体健康的基础。
《管子·形势解》说:“起居时,饮食节,寒暑适,则身利而寿命益。”
时:按时。适:相适应。这几句大意是:日常生活按时,吃喝有节制,穿衣和天的冷热相适应,就会有利于身体健康,有益于长寿。
等等,这些都说明了养生的重要性,但养德更胜于养生。这是因为人的健康与德操大有关联,所以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提出“仁者寿”、“有大德必得其寿”的观点。
著名的《黄帝内经》写道:“养生要重德。“道德好了,则“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生命自然健康,人自然福寿。
相传活了141岁的唐代名医孙思邈在其巨作《千金要方》也言:“百行周备,虽绝药饵,足以暇年;德行不克,纵服玉液金丹未能延寿。”(德行兼备,虽不吃药也可以长寿;德行不足,虽服玉液金丹也不能延寿。)
针对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儒家之道,老子提出“三宝”论:“吾有三宝,持而守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故能器长。”(《老子》第六十七章)
此言与孔子“仁者寿”如出一辙,可谓将养身与养德“高度统一”了。
什么意思呢?
慈
慈代表母性的特质,譬如,母亲的爱称为慈爱。为什么把“道”比喻成“母亲”呢?因为万物皆来自于“道”。所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第四十二章),“道”生出万物,所以是万物的“母亲’,能够包容关怀一切,所以用慈爱来表现。
想学习“道”,就要学习“道”的慈爱。“道”的慈爱是没有等差的,不分贵贱、好坏、美丑,就好像母亲对待自己的孩子,从来不会有所区别。如果一个母亲有三个小孩,她不会因为其中一个比较漂亮或比较聪明,就特别疼爱他,而任由另外两个孩子自生自灭。不仅如此,有时候在别人看来越没有出息的小孩,母亲反而越是疼爱,因为她觉得自己没有赋予他好的条件,所以更要给予特别的关怀。
谈到“慈”,常令人联想到“一枝草一点露”这句俗语。意思是,就连一根小草也有一滴露水,有它生存的机会和条件,会受到照顾,何况是更大的生命?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对于“道”的学习,就是要用慈母的心对待天下所有人,不分善、恶、美、丑都要照顾和关怀,由此形成一种普遍的、一律平等的同情。
俭
老子的第二宝是“俭”。“俭”是对待物质的一种态度。人在消耗这个世界的能量和资源时要尽量节俭,才能使每个人都普遍地使用到世界的一切。在20世纪中,人类对于物质已经过度浪费了,到了21世纪的今天,我们必须调整自己的价值观。我们只有一个地球,若是不能以俭来对待,我们将渐渐剥夺子孙使用地球资源的权利。很多生物已经被人类消灭了,将来我们的子孙可能只能看图识物。
“俭”也代表节制欲望,如果一个人的欲望层出不穷,是不可能接近道的。道家的基本原则是“少私寡欲”,一个人如果多私多欲,不可能快乐。因为欲望没有满足会痛苦,一旦满足之后,又生出更多欲望,然后更痛苦,这是很简单的逻辑。中国有一句祝贺词叫做“金玉满堂”,这四个字就是出自于老子。老子说:“金玉满堂,莫之能守。”(《老子》第九章)“莫之能守”的意思是:没有人能守得住。一个人如果金玉满堂,所有的偷、抢、骗都会跟着来;相反,如果什么都没有,“藏天下于天下”,则天下一切都是你的。
试问:今天那么多贪污、受贿上百万、千万,乃至过亿者,几人”守“住了金玉、守住了”幸福“呢!
(三)不敢为天下先
老子的第三宝是“不敢为天下先”。为天下之先亦即要当领袖,“领袖”这两个字听起来固然很伟大,但我们也知道,一件衣服上的领子和袖子通常是最脏的部分,这也象征了作为领袖往往要面临更多的试炼。老子说“不敢为天下先”,绝不是怕事,而是因为生在乱世,如果一定要争取天下第一,只能勾心斗角,《三国演义》就是最明显的例子。正因为有这段故事,所以让后世文人创想出一些优美的篇章流传千古。
譬如,苏东坡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写道:“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这首宋词的内容与气势,真让人低回再三。事实上,豪杰也有无奈与可怜之处,因为争来争去也不过这么大一个地方,美好人生就在勾心斗角中度过,最后剩下的还是空。
所以,就个人而言,应当觉悟在乱世中不争第一,因为做第一特别危险。特别要注意的是——不敢为天下先的“不敢”这两个字,不敢就是不敢,不必多作解释,就算被人嘲笑也无所谓。很多敢的人,不都死了吗?甚至连被称赞的机会也没有。
老子这种思想又称为“正言若反”,正面的话说得好像反面的话,但他的用意并不在劝服世人,而是希望我们全身保真,活尽天年,因为在尚未领悟“道”的美妙境界之前,谁能肯定自己真正活过了?
《论语》中提到一件事,某日司马牛向孔子请教君子之道。子曰:“君子不忧不惧。”司马牛问:“不忧不惧,斯谓之君子乎?”子答:“内省不惧,夫何忧何惧?”意谓能够自我反省而没有内疚的人有什么忧虑和畏惧呢?与此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道德经》中的两句话:曰“德是寿之本”,又曰“寿源于德”。由此可见,养生与养德的关系极为紧密,养生必先养德,养德可以养生。再回到孔子“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这句话的确很有哲理。一个人的健康与长寿,看似是养生的结果,其实与精神层面的修养即养德不无干系。一个患得患失、忧心忡忡的人,哪怕天天养尊处优,保健有道,也难以长寿的;而一位能经常自省、检点自己的行为,严于律己,乐善好施,心境平和,淡泊名利的人,一个能以顺其自然的态度来对待功名利禄的人,就一定会宁静致远,始终保持良好的心态,即使遇到坎坷甚至逆境,也不会怨天尤人,心烦意冗,直至招来身体不测。可以说,能否“内省不疚”,正是一个人品德高尚与否的试金石,能够“内省不疚”者,才是深谙养生与养德之道的高人,才有望达到德高寿亦高的境地。
神欢体自轻,意欲凌风翔。物质是健康的基础,精神是健康的支柱,运动是健康源泉,科学是健康的法宝。
注意身体健康,才会拥有幸福之本,也是成功之本。所以,我们既要养生,更要养德。只有二者兼得,方可真正延年益寿,活得健康。
五、从感恩中获得幸福
感恩是幸福和成功的来源,人应该持之以恒地怀有这种感情。无论你获得了怎样的生活,你都要心存感激。
很多人生活不幸福,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缺少感激之情。当他获得生活的馈赠之后,他没有感激,而是认为一切理所当然,这样他就渐渐失去了对别人的亲近和支持,失去了接近美好事物的机会。没有感激之心,人心就会充满怨恨和不满,这样他就会牢牢记住那些不如意的事情。久而久之,他就失去了对生活的美好展望,继而开始变得悲观失落。这样的人,怎么会与成功结缘?
《诗经》有曰: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从“木桃”到“琼瑶”,只是一枚感感激的种子而已——缘于爱与被爱。这之间连接的不过是一份心意罢了。或许就只是一声感谢罢了。
对人生、对大自然的一切美好事物,我们都要心存感激,将它们的美深藏在我们的心中,让我们能时时受到美好事物的熏染,如此我们的生活也会变得美好。
总而言之,幸福是一种心态,不在别人,只在自己心中。
说明:原文有7000余字,刊发时作了适当删减——编者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