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正源学校>> 正源快讯>> 学校新闻>>正文内容

我校江宗斌老师主讲《国学飘香》杜陵书院大讲坛

9月26日上午,由耒阳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主办,市文广新局、教育局、广播电视台承办的《国学飘香》杜陵书院大讲坛2015年第六场讲座在市实验小学举行。讲座由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贺四才主持,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廖德萍出席讲座,来自不同岗位的近百名听众聆听了讲座。

担任本次主讲的是我校江宗斌老师。他主讲的题目是《把心灵安顿好》。江老师的讲座,在学校预讲的基础上,作了较大增补,使其内容更加完善、丰满,紧扣主题,联系现实,进一步提高了讲座效果。

主持人对此评价道,江老师的讲座具有以下特点,一是主题鲜明。紧紧围绕为什么要安顿心灵、安顿什么样的心灵、靠什么安顿心灵,从儒家经典《论语》《孟子》等国学名著中旁征博引,引经据典,一线串珠,不蔓不枝。二是讲述深刻。既有历史深度,又紧密结合现实,有较强的针对性。三是启迪心灵。聆听江老师的讲座,能陶冶情操,净化心灵,消弭浮躁的心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财富观,使人生走向成功。

听众普遍认为,江老师的讲座循序渐进,深入浅出,说理透彻,让人受益匪浅。

杜陵书院大讲坛创办于2012年。以“传播优秀文化,培育人文精神,共享文明成果,提升城市品位”为宗旨,以“杜陵书院”和“耒阳特色文化”为基调,设中国传统文化系列、耒阳历史文化系列、国情科技教育系列、城市人文精神建设系列四大板块,基本上为每半月举行一次首场讲座于2012年6月21日举行,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教授康震主讲。

 

 

 

江宗斌老师

 

听众

 

 

 

 

 

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廖德萍

 

 

 

 

 

听众鼓掌

 

主持人贺四才(耒阳市委宣传部副部长)

 

附:把心灵安顿好

 

 

 

把心灵安顿好

                       

耒阳市正源学校 江宗斌

 

作家韩少功先生在他的随笔《一个人本主义者的生态观》一文中引用了这样一组数据:美国人的心理障碍出现比率占人口的23%,而这个比率在印度是5%,在非洲是2%。这说明了什么?说明社会物质财富越是丰富,人们的心灵就越容易出问题。当代中国出现的诸多社会问题,比如老人摔倒扶不扶,比如企业老板让员工跪拜感恩比如公交车上的让座问题……所有这些发人深思让人啼笑皆非的社会现实最终都得归因于心灵。所以,安顿好每一颗心灵实在是一件大事。

回归儒家文化,我们首先要明白,我们究竟需要一颗什么样的心灵?

一是仁爱之心。

“好勇疾贫,乱也。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乱也。”(《论语泰伯》)乱象源于我们心灵深处仁爱的流失,缺乏仁爱之心,内在的愤怒和仇恨就会成为一柄既伤人又害己的双刃剑。只有用仁爱之心去约束、引导,我们才能拨开迷雾走出困惑。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论语颜渊》)“天下归仁”无疑是每个人都梦寐以求的大同世界,但这要建立在每个人都应具有“克己复礼”这样的仁德情怀之上。聚沙成塔,每个人都拥有一颗仁爱之心,这个社会的每个角落自然就会享受到阳光的普照。

由此可见,有无仁爱之心,不仅涉及每个人的幸福生活指数,而且关乎能否构建和谐社会。那么,我们怎么才能在心灵的土壤里埋进仁爱的种子并使之开花结果呢?

仁爱之心由孝开始,而后推己及人。

《论语学而》中说得很明确:“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孟子离娄上》中也有这样的表达:“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人子。”所以没有孝做基础,仁爱就如同空中楼阁,“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动人场景就不可能出现。

仁爱之心完全取决于自己,唯有自己积极主动地修身求仁,心灵土地上才能盛开仁爱之花。

《论语述而》篇中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仁爱之心离我们每个人都不遥远,只要我们一心求仁,我们就一定能够成为一个内心充满仁爱的人。

二是向学之心。

“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孟子告子上》)不要以为孟子是在骂人,他只是指出了一个事实:如果没有教育和学习,人与禽兽就没有本质区别。《论语季氏》篇中说:“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之,困而学之者又次之。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生而知之者”的天才毕竟是少数。其实,我们多数人的资质禀赋相差都不远,决定生命厚度的只能是学。那种遇到困惑却至死不肯学习的人,如何找到生命的出口呢?

孔夫子正是一个终身学习的楷模,他“十五志于学”,即使到了老年,学习的激情都没有丝毫消退。他说“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在这样一位“发愤忘食,乐以忘忧”的老师的带领下,他的弟子个个都是学习型人才。孟子告诫我们:“人有鸡犬放,则知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这里的“放”不是安放摆放,而是“放逐,流放”之意,在此可讲为“丢失”。如何找到丢失的心?只有沿着“学问之道”前行。“朝闻道,夕死可也”,如飞蛾扑火一般,为了探求真理,即使付出生命的代价也无怨无悔。能够这样想这样做的人,无疑都拥有一颗向学之心。

学什么?不仅仅是书本知识,更重要的是学做人,学修身。拒绝学习,我们就很容易误入人生的歧途。

三是敬畏之心。

《论语述而》中有一则小故事: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唯我与尔有是夫。”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孔子表扬颜渊进退有度,子路心里很不是滋味。他认为自己的军事才能也是一大优点,可是老师却从未褒奖过。为什么?因为在孔子眼里,子路是一个做事鲁莽的人。“暴虎冯河”意思是空手打虎,徒步过河,这显然是冒失的行为。那么“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是不是一个胆小怕事的人呢?他为何“惧”?因为他怕计划不够周详,怕事情办不好。这正是敬畏之心的体现,而决不是畏缩不前的懦夫行为。

敬畏之心源于对自己,对事业的责任与担当。敬,是成就事业的前提;畏,是成就人生的保障。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哪些人可能脱颖而出,成为行业的佼佼者?一定是那些满怀敬畏之心的人。

如果心无敬畏,那么行为就会失去控制,为达个人目的,不惜犯险践踏国家的法律法规,不惜公然挑战通行的道德规范。抗日烈士赵一曼的雕像被侮辱,而且据说肇事者是几名北京某高校的大学生。这些脑残的大学生为什么如此无聊?因为他们的内心缺乏一把名叫敬畏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对历史,对自然,对法律,对规则,对正义,对道德,对良知,对生命,对尊长,对革命先烈,对先进人物,我们都应心存敬畏。

 “心有猛虎,细嗅蔷薇。”倘无蔷薇的幽香,如何制约猛虎的兽性?

当心灵变得强大而又柔软,丰盈而又轻灵之后,我们又该如何安顿它呢?儒家文化告诉我们,安顿好心灵需要借助三种力量。

第一种力量是反思。

《孟子·尽心下》中说“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间不用,则茅塞之矣”,常有人走则成就坦途,人迹罕至则杂草丛生。这正如我们的心灵,必须借助反思的力量清理杂草披荆斩棘,才能还心灵一方净土。孔子最为赏识的弟子是颜回,因为他“不迁怒,不贰过”。人们常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其实圣贤也会出问题,只不过像颜回同学这样的优等生,在出错时不会迁怒于他人或环境,而是反躬自省,加强内心的反思,所以同样的错误他才决不会犯两次。

“躬自厚而薄则于人,则远怨矣。”(《论语卫灵公》)勤于自我反省,才能与人为善,才能远离怨恨。这是反思的第一大好处。“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论语颜渊》)每天自我反省,如无愧疚,则可以顶天立地,无所畏惧。这是反思的第二大优点。“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当然反思还要找到合适的参照,贤与不贤都是一面镜子,经常览镜自照,才更容易发现内心潜藏的问题。这当然是反思的不二法门。

当然,自我反省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谁愿意总是为难自己呢?所以孔子感叹道:“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论语公冶长》)过去,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经常挂在人们的嘴边,如今,大家都争着表扬与自我表扬了,心灵就可能错位了。反躬自省,我们还是要回到自我批评的反思之路上去。踩着反思的台阶拾级而上,才能走到生命的制高点。

第二种力量是正确的财富观。

印度诗哲泰戈尔忧心忡忡地叹息道:“鸟的翅膀绑上黄金,它还能高飞吗?”我们说当代中国人的心灵被严重地物质化了,一切都以金钱为标准,人们的心中只装着金钱。也正因为如此,我们才要树立正确的财富观,从金钱的重重包围中冲出去,洗去心灵上沾染的铜臭气。

先哲早已清醒地认识到了利益至上的危害。“放于利而行,多怨。”(《论语里仁》)以个人为中心,以个人利益为半径的做法是极端自私自利的,这样做的结果只能是天怨人怒,成为人们口诛笔伐的对象,成为社会舆论的风口浪尖。

所以孟子提醒我们:“养心,莫善于寡欲。”(《孟子尽心上》)儒家在“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前提下,对物质享受保持着一种天然的警惕,他们知道,心灵的土地上总是很容易生长出各种欲望的杂草,唯有正确的价值观才能加以剪除。“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论语学而》)不求其饱不求其安,最大限度地降低对物质的依赖,正是克制物欲强烈的方法。

那么,正确的财富观是什么呢?“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有谁见过浮云总固定停留在一处的?此刻在头顶,一阵风过,就越飘越远。贪官依靠权力寻租谋得的亿万家财就永远是他的私有财产吗?奸商凭借造假贩假赚得钵满盆溢,那些来路不正的金银财宝就永远属于他个人吗?一旦东窗事发,一律要上缴国库。《红楼梦》中甄士隐为跛足道人的《好了歌》作解注说:“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蛛丝儿结满雕梁,绿纱今又糊在蓬窗上。”“笏满床”“歌舞场”何等富足繁华,而今呢?全变成了“陋室空堂”“ 衰草枯杨”。

清末封疆大使左宗棠告老还乡,在长沙大兴土木,为子孙后代留下豪华府第,他总怕工匠偷工减料,亲自拄着拐杖到工地督工。有位老工匠看他如此不放心,就说:大人,放心吧。我活了这么大一把年纪,在长沙城造了不知多少府第,从来没有倒塌过,但屋主易人却是经常的事。左宗棠听了,不觉满面羞愧,叹息而去。“房屋易主”正好证明了富贵的确如浮云一般。

所以孔子断然拒绝这样的不义之财,他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论语述而》)丧失“道”和“义”的原则,像葛朗台那样见到金子眼睛就发光,必欲得之而后快,如此不管不顾,能有什么好下场呢?

第三种力量是高远的理想。

理想的力量在于提升生命的品位,使之拒绝庸俗,脱离低级趣味。理想越是高远,心灵越是洁净,成就的事业当然就会更大。

孔子的理想是“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老年人能安度晚年,朋友之间心无芥蒂,相互信任,青少年能得到应有的关怀,健康快乐地成长。这是孔子心目中的理想王国。一方面,他为此周游列国十四年,希望寻找一方政治平台大展鸿图;另一方面,他又坚守理想,决不苟且,决不妥协,不向恶势力低头,也不会为霸权主义者助纣为虐。孟子的理想是“达者兼济天下,穷者独善其身”。能够上位,则心怀天下苍生,情系社稷安危,而不是“当官不为钱,请我都不来”。从庙堂之高退居江湖之远,则致力于修身励志,提升自我。先哲为我们做出了很好的表率,让我们明白,理想的明灯照亮了我们的人生之路,指引着我们的心灵向着既定目标前进,这才符合儒家“修齐治平”的人生观。

被称为“当代焦裕禄式的好干部”孔繁森主动报名到西藏工作,写下“青山处处埋忠骨,一腔热血洒高原”,以此铭志。“热血洒高原”的伟大理想成就了孔繁森“人民好公仆”的愿望。

因此孔子说:“苟志于仁,无恶也。”(《论语里仁》)能够穷其一生探求仁德的人,哪里有时间做恶呢?黑暗与光明永远无法共存,心有理想之光普照,罪恶自然无处藏身。

孔子非常看不起那种患得患失的鄙夫,他说:“鄙夫,可与事君也与哉?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论语阳货》)为了保全自己的既得利益,鄙夫“无所不至”,无所不为,将自己的幸福建立在他人的痛苦之上。为什么?因为他的心中没有理想纯洁的光芒。“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君子之所以能够堂堂正正地挺立于天地之间,不担忧,不恐惧,是因为他心不藏奸,是因为他心底无私天地宽,是因为他能把心灵打理好,安顿好。

倘若我们都能以做坦荡荡的君子为理想,那么,所有的歪风邪气都必将烟消云散。

现在让我们回到开头提及的现实问题。

老人摔倒,伸出援手搀扶本是每一个公民的义务。简单的问题为什么变得如此复杂?还要找证人,还要写保证?因为少数老人为老不尊,心无仁爱与敬畏,贪念作祟,这才践踏了社会公德。

企业老板的确为社会提供了就业机会,作为员工,也的确应该感恩。但凡事过则成灾,下跪谢恩这一幕自然成为笑柄和闹剧。在那位老板心里,金钱的力量足以剥落员工的尊严。

而公交车上给老弱病残让座,这是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年轻人不让座,说明孝悌的观念淡薄,敬畏之心残缺。但年老人如果借此发飙,过度反应,甚至拳脚相加,则仁爱之心安在?

在物欲横流的时代,在众生喧哗的时代,衷心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安顿好自己的心灵,让自己活得更坦荡,让生活变得更和谐!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