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姐妹缘定5+3+4——祝贺梁茹637分考取华南理工大学
8月15日傍晚,罗校长率老师同学们带着平板电脑和颁奖铜匾来到东鹿村2组黄泥坳祠堂前,祝贺村里留守女孩梁茹物理类637分考取985名校华南理工大学。
说来也颇具缘分——梁茹所在的东鹿梁家,与正源董事长梁晓斌、校长夫人梁晓芬所在的南阳梁家是同宗本家。梁茹考取的华南理工大学,又成了董事长弟弟梁斓的大学校友。
梁晓斌华中科技大学毕业,梁斓华南理工大学毕业,两人均在深圳创办大型高科技企业集团,成就斐然。罗校长说,身边范例早已表明,华南理工是老板的摇篮,梁茹既是梁家新秀,又是梁斓大学校友,祝愿她前程似锦,大展宏图。
黄泥坳梁氏宗族祠堂内,匾额高悬、桌案整洁庄严肃穆的宗族祭典仪式上,正源学校文军奖学金奖励的平板电脑端置案头。梁茹手捧镌刻“祝贺梁茹考取华南理工大学”的颁奖铜匾伫立于长桌前。鞭炮响起,礼花轰鸣。梁茹父母在宗族长老、村邻亲友及老师同学们见证下,郑重对祖先牌位三拜九叩,虔诚祭拜,告慰先人。
这是对留守女孩梁茹优异成绩的自豪与对宗族人才辈出的期许。
谈及梁茹的成长历程,其父母梁承亮与谭丽凤满是感慨。夫妻俩广东打工二十多年,梁承亮有技术,一直在东莞一家做餐具的吸塑厂里从事技术管理工作。谭丽凤之前也在这家吸塑厂里做成品包装工序,去年5月回到耒阳进了一家做数据线的小厂打工。
二十多年至今,家里收入主力一直都是凭着模具技术月薪近万的梁承亮。模具技术在内地县城没有用武之地,这边的工资水平跟沿海城市也相距甚远。这是多数留守儿童的父母不得不长年累月背井离乡的根本原因所在。为养家糊口,他们别无选择。
梁茹一岁多就跟着奶奶李贵兰在村里留守。奶奶下地种菜,小小的梁茹就坐在门前田垄上,一边看着奶奶锄地,一边独自数数。奶奶赶圩卖菜,小小的梁茹就坐在箩筐里扒着筐沿,“这筐里放菜,那筐里放她。”
梁茹六岁时,奶奶已年届七十,带娃力不从心。梁茹被送到东湖圩乡外婆家,就读东湖小学。
谭丽凤娘家的两个堂哥,家中5个小孩,4个基本都是在小学一年级左右就进了正源。最小的一个今年才两岁,到了入学年龄也会送到正源。
这样的信赖和青睐,一方面因为亲戚刘静在正源工作,对正源的高品质教学有着充分的了解;另一方面,自然是实践出真知,在亲身体验之下一个接着一个,用脚投票的结果。
谭丽凤说,自家条件赶不上两个堂哥,不然她也早就把梁茹姐妹俩送来正源,而不是等到五六年级才送。
毕竟公办学校义务教育阶段免费,私立学校得自己掏学费生活费住宿费,是笔不小的开销。
即便如此,其实在小学三年级时他们也曾忍不住羡慕,带梁茹来正源参加过一次入学测试。偏偏那时家里房子刚砌好,正等钱装修。稍微一拖,梁茹已在乡下读完小学五年级。
堂哥家四个小孩在正源享受的优质教育,以及亲戚刘静对正源教育特色的深刻了解,促使他们下定决心——什么都能拖,孩子的教育不能再屡屡拖延下去。
这也是罗校长常常质疑的一项陈旧观念与乡村陋习——把钱花在乡下建房子、搞装修,跟把钱投资到孩子的教育上,到底孰轻孰重,到底是哪个更具价值,更有意义?
梁茹很幸运,转学插班进入正源小学六年级,恰逢正源在威力巨大的2+4学制创新基础上继续改革完善,全国首创小初高5+3+4模式。
梁茹她们这届,在六年级下学期直升准初一,两年半学完三年初中知识。不浪费时间做简单重复的中考复习,跳过中考,她们初二直升准高一。
正源初高中2+4,前些年还曾充满争议,遭受过诸如“拔苗揠长”之类的攻击。白纸黑字的高分数据、碾压全城的高考成绩、年年稳如泰山囊括耒阳市文理科状元的绝对实力、长年霸榜耒阳市文科理科前十名的赫赫威名……在一年年屡创新高的正源高考神话面前,这些争议和攻击苍白无力,早已烟消云散,没谁再有脸面提及。不仅如此,正源经验更是声名远扬,光是衡阳、郴州就有不少积极进取的省重点学校已在见贤思齐,学习模仿正源2+4。
就在前几天里包括今天陆续举办升学宴的正源学子当中,耒阳市理科状元吴汉鸣675分、第三名龙小川671分、第四名伍皓月670分、并列第七名向塘和黄瑞龙666分、第九名谢广南662分、第十名曹丹丹661分、并列第十一名邓森文和肖东林660分,获文军奖学金的耒阳市理科前十二名,9人受益于正源2+4或5+3+4。
耒阳市文科状元卜星媛643分、第三名王丽鹃637分、第五名曹颖627分,获文军奖学金的耒阳市文科前六名4人,3人受益于正源2+4或5+3+4;只有第六名刘诗琦625分,是来自高一外招班。
今天中午办升学宴的耒阳市文科第七名李小慧623分,正源第五名,也是小学3年级进正源,5+3+4小初高直升。
文科理科顶尖学子群星璀璨碾压全城的背后,个个都是天生的尖子生吗?
小学六年级上学期进到正源,下学期直升准初一时,梁茹的成绩进不了清北班,她准初一、初一读的是普通班。
当然,期间成绩在一路提升。从年级九十多名到四十多名再到三十名,直到初二新建清北班时,梁茹才以年级二三十名的优异成绩抽调到资深数学教研组长何礼健老师挂帅的354班。不过何老师也正是她原班级的数学科任老师,前后教了她三年数学。
一向践行正源教师誓词“爱生如子”,何老师身体力行对后进生关爱、对中等生博爱,却对拔尖学生特别“严爱”。在她们普通班任教数学时温柔和蔼的何老师,做起班主任来,对于清华班的学生不仅细致,更是严格。有次梁茹拖欠作业,还享受到了何老师一般不轻易动用的戒尺,打了手板。
可能还是何老师太温柔,戒尺高高举起轻轻落下,打得太轻了点。
梁茹说自己准高一和高一就不够努力,不仅有些放松,有些时候还偷偷上课打瞌睡。总之就是很长一段时期里意识不到高考的紧迫性,没及时调整好高中学习状态。
这不是个例,初中到高中的阶段性过渡,除非是无欲无求不图什么高考目标,绝大多数想要有所作为的高中生,初入高中都有一个调整适应的过程。只是高中适应期的时间长短因人而异而已。
高一确定北京励志行名单,年级前八十名全免费,梁茹进的是半费名单。这意味着她此时的成绩尚在年级一百二十名区间。
她是到了高一选科分班之后,才渐渐调整好状态。高一下学期选科分班后,耒阳最牛清北班里,梁茹曾一度徘徊在班上倒数第五名的区间。这段不堪回首的“屈辱”历史,她却很是感激,“班上同学大多比我优秀,又全都比我努力,还一个比一个卷得厉害,我也只能跟他们一起卷。”
正源四年高中多出的一年时间,给了她足够的调整适应空间;正源分层教学因材施教,给了她“遇强则强”的砥砺前行。
历经准高一和高一的过渡阶段,梁茹调整好状态适应了高中节奏。虽然高二高三还是不大稳定,成绩常在三十到一百名之间来回波动,但在5+3+4和分层教学的助力下,她的高中学业已有了质的跨越。
高考查分时,期盼了十多年的梁承亮特意请了长假在家陪伴女儿。梁茹自己也是既期待又紧张。她是用身份证遮盖屏幕,从手机底部一点一点往上挪动,屏住呼吸小心翼翼“开牌”。
“看到底下省排名那一行,4000多名,我心都要跳出来了。”这时才敢放心大胆地一把挪开身份证,尽数掀开“底牌”看分数。
637分,不是巅峰期望值,但也属于良好发挥。
梁茹激动地跑出卧室,高兴得泪流满面。
梁承亮得此喜讯,也顾不上递张纸巾给女儿擦擦泪水,抬腿就串出了客厅,一溜烟跑到隔壁院子给梁茹的奶奶和大伯报喜去了。
回头稍一平息心情,梁承亮又抓起手机给广东吸塑厂的老板和同事报喜,“我女儿考上985啦!”
远在广东的老板和同事们,当天专门拉了一个微信群,上演“红包雨”,喜气洋洋大送祝福。返厂后,又给他大摆宴席,隆重庆祝。
当然值得庆祝。
2024高考,600分以上拔尖学子正源105人,耒阳市207人。在耒阳两万同龄人、一万二千高考考生当中,梁茹物理类637分考取华南理工,已是全市前100名以内的顶尖人才。
升学宴上,梁承亮夫妇兴高采烈地告诉我们,他家小女儿梁婧今年也是读完五年级,前几天已经送到正源办了入学手续,也跟大女儿一样直升准初一,享受卓越的正源5+3+4高水平教学。
祝贺梁茹金榜题名,祝福梁家双喜临门,也祝愿更多留守孩子和耒阳学子人才辈出!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