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正源学校>> 正源快讯>> 学校新闻>>正文内容

被正源小学拒之门外的邓起仪耒阳市第12名荣录武汉大学

 

这是发生在2021年的高考颁奖的故事。

罗校长带着正源学校的老师和同学们到仁义乡给邓起仪家人贺喜,校长在二中任教的学生资擎庭执意要来四公里外的主干道迎接。在资主任看来,当年两次插班考试没考上正源的邓起仪兄弟俩,搭帮罗校长开恩,现在双双考上大学!

车队来到纸槽村,在邓起仪父亲邓泽瑛的指引下停好车,走进村口,右拐,沿着狭长的村道前行一百多米,左拐绕过一片老屋,又右拐,弯弯曲曲穿过一片菜地,抬头是一条石块铺成的坡道,高高低低爬完石梯,上到水泥禾坪,就是邓起仪的家。

邓泽瑛抱着一捆又一捆鞭炮在跑前跑后。跑上一段,转身停下,拆开红红的鞭炮圆筒,甩出去,紧踩着小碎步追过去弯腰铺展开,又小跑着折返到前头点燃引信,再抱起道旁的鞭炮飞奔向前……如此反复再三,一捆又一捆鞭炮次第点燃。从村口一直跑到门口,邓泽瑛一路没有停歇,鞭炮响了一路。

瘦削的邓泽瑛戴着黑框眼镜,憨厚中透着朴实。他在用自己亲手从村口点到门口的鞭炮,表达对正源校长和老师的感激。

邓起仪和哥哥邓起博是同一年来的正源。之前他们跟着父母在中山的民工子弟学校读小学。邓泽瑛告诉记者,两个小孩在中山民工子弟学校,每次考试的分数都有九十多分,自己下班也会抽空考一下他们,却总是一问三不知,着急上火的邓泽瑛还忍不住打了他们两次。到了孩子三四年级的时候才知道,那些次次九十多分的分数,都是弄虚作假糊弄家长的噱头,孩子真正学到的知识少之又少。

发现真相的邓泽瑛赶紧将两个小孩送回耒阳,带到正源参加插班考试,托熟人说情,给他们考了两次,考的最好的分数:邓起博,语文总分70分得分12分,数学100分得分76分;邓起仪,语文总分70分得分27分,数学总分100分得分78分。

毫无悬念,无法录取!

好在邓泽瑛的一位姐夫资擎庭是罗校长在二中当班主任时考取重点大学武汉同济医科大学的学生,靠着“得意门生”的师生情谊,才送进正源,邓起博插班到五年级,邓起仪插班到四年级。

邓泽瑛自己是中专毕业,分工后在造纸厂做会计,企业倒闭后在中山一家工厂做会计,妻子也跟在厂里做普工。两个儿子进了正源,就一直留守,放假了就回村里跟着爷爷奶奶。读过中专做会计的邓泽瑛自然知道读书的重要。

“没办法,那边的学校是那个样子,只能把他们放到正源,我们又在中山打工,只有指望学校来管。”

回耒阳后,邓起仪也有过一段不羁的岁月。

在封闭式管理的正源学校,自然是没有机会接触手机的。有次暑假,“山高皇帝远”的邓起仪在家里翻出一台智能手机,如获至宝,整宿整宿通宵达旦地玩,晚上浑浑噩噩,白天迷迷糊糊。好在被邓泽瑛回来发现,才及时收手。对学生来说,手机的危害太大了,现在回想起来,邓起仪还是惊魂未定:“真可怕。”哥哥邓起博也说,自己是考了大学之后才有的手机“如果当时有手机的话成绩肯定会下降。”

在学校里,邓起仪也有贪玩的时候。

“但是老师管得严,正源的老师很负责。”

邓起仪记得自己准高一时还比较调皮,经常喜欢上课聊天,有次考试没考好,被班主任刘志鹏老师新账老账一起算,逮住一次犯错的机会狠狠地把他骂了一顿。“骂得我哭起来了。”说到这里,邓起仪笑了起来,笑得很开心,就像当初被骂哭的那个倒霉蛋是别人一样。

四年高中生活,邓起仪印象最深的就是这次挨骂。他说老师骂他是对他好,假如不是关心他的话,根本不会骂他。哭过一次之后,邓起仪学会了克制自己。“尽量忍着上课不讲小话,尽量听话一些。”成绩也开始稳步上升,从初中的一百多名,慢慢进步到年级前五十、前二十、前十名。

他很感谢正源的老师:“调皮的时候是他们一直在管着我,爸妈管不到我。”

2020年,哥哥邓起博考上湖南中医药大学,2021年,邓起仪644分,全校物理类第9名,耒阳市物理类第12名,考取武汉大学网络安全学院,跟来自衡东的隔壁班同学赵小康是同一个大学同一个专业。

两个儿子当年小学插班考试被正源拒之门外,如今双双考上大学,小儿子更是名列全市十二强,获正源“文军奖学金”一万元。

对此,邓泽瑛感慨万千:“以前在中山读的学校跟我们这边的正源完全是个反方向,学费都差不多,教学质量是一个天一个地。”

对于正源这个留守儿童成人成才的平台,邓泽瑛千恩万谢。合影时,邓起仪奶奶李佐容高兴地告诉罗校长,家里七个小孩都是她两老口带大的,他家已经送了四个孩子到正源读书。邓起博、邓起仪从正源考了大学,还有两个孙子也在正源读初中,成绩也挺好。

老人家不知道的是,罗校长就在等她这句话呢。在路上的时候,罗校长就听学校老师说起邓家的情况,知道她们家4个孙子全送到了正源,唯独3个孙女一个都没送。这不是典型的重男轻女吗?留守的男孩子可以在正源这个“留守儿童温暖的家”考上大学,考上全市十二强,留守女孩为什么不给人家机会呢?

一向对留守孩子关爱有加的罗校长拉着李佐容的手,要给她的三个孙女打抱不平。

李佐容尴尬地告诉罗校长:大孙女已经嫁人了,另外两个孙女现在在衡阳读卫校,她们想当护士。惋惜不已的罗校长一边打趣:“想当护士也该先送到正源去考个大学再去当嘛。”一边半开玩笑半认真地叮嘱老人:“以后这些孙辈给您老生了曾孙女,曾孙女都要送到正源去啊。”

老人家笑得合不拢嘴:“一定,一定!一定都送正源去考大学!”

高考是最公平的国考,是农家学子改变命运最公平的机会。男孩子如此,女孩子更是如此。在正源“最小开始留守女孩”黄新慧家贺喜的时候,罗校长就说过,对留守家庭最大的支持就是把他们的孩子教育好。如今,邓家四个男孩两个从正源考上大学,两个正在正源茁壮成长未来可期,整个邓家喜气洋洋,笑逐颜开。若是将来,下一代的男孩女孩人人都像邓起博、邓起仪兄弟一样上大学,相信老人家会笑得更开心。

同样的基因,同样的家境,差不多的基础,弟弟家的女孩要么辍学嫁人,要么读中专;自家的两个儿子语文十多二十分、数学七十多分的成绩从正源考上大学,考进耒阳十二强,邓泽瑛比谁都更清楚教育环境对孩子人生之路的影响,比谁都更懂得饮水思源,知恩图报。

从村口一路点到门口的鞭炮有多长,正源对邓家孩子们的人生意义就有多深远。

2021年高考,耒阳市文科前六,正源6人;理科前十二,正源9人;600分以上正源86人,占全市600分以上总人数50%。各种别具用心的谣言又喧嚣其上,有说正源靠复读考高分的,有说正源靠掐尖买生源考名校的。

原本不值一驳,偏偏就有那么一些人,面对正源学校600分以上82个应届生、4个复读生,这样铁一般的事实,还要妄图用重复一千遍的谎言来掩盖真像。那么,试问,语文十多二十分、数学七十多分的邓起博、邓起仪,哪所学校愿意出高价买?又有哪所学校有本事把他们送上大学、培养成耒阳十二强?

正源办到了。

正源办到的,还有很多很多:

去年只够上专科的张宇鸣、曾伟,今年分别从正源考上985中南大学、211西南大学;小升初、直升准高一一直垫底的李嘉瑶,应届考上一本院校湖南第一师范学院。

如果说这几位是艺考生,体现的是正源的艺考优势的话,我们不妨再梳理一下文化应届生:2015年小升初因为生病,直接就没参加统考,没地方读初中的胡欣宇,进了正源,高一时连北京励志行的140个名额都进不了,今年耒阳市历史类第一名,同时也是衡阳市第二名,湖南省第68名,考上上海交大;

小学二年级进入正源的朱媛媛,今年排正源学校历史类第六名,也是耒阳市历史类第六名,考上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初中在年级排400--800名,高一连北京励志行“想都不敢想”,高三之前从未进过清北班的张桂娟,今年排正源学校历史类第四名,也是耒阳市历史类第四名,考上湖南大学。

2015年参加实验中学招生考试,300个招生指标,他排700多名,名落孙山之后来正源读初一的潘福林,今年耒阳市物理类第九名,考取“军中清华”国防科大;

初中成绩中等,年级300多名的张国政,今年耒阳市物理类第十名,考取武汉大学弘毅学堂;

初中排年级300多名的李堂,今年耒阳市物理类第十一名,考取华中科大;

初二从中山市插班转学进来的钟鹏,150分的英语只能考六七十分,今年英语125分,总分607考上211华中师范大学……

耒阳市物理类第一名考上清华大学的徐轲娟,初一进入正源。

耒阳市物理类第二名考上浙江大学的曹咏雄,初一进入正源。

耒阳市物理类第三名考上中国科技大学的姚小余,初一进入正源……

在这些铁一般的事实面前,一切的流言蜚语都是苍白无力,徒劳无功。也正是基于这些铁一般的事实,罗校长说,正源初中就是全市最好的初中,没有“之一”。教育是一场行稳致远的长跑,是时间与心血的积累,靠的是一步一个脚印不断累积的潜移默化,靠的是矢志不渝的持之以恒。

就像没有谁敢相信语数两科加起来只有105分的邓起仪能考进耒阳十二强一样,又有多少人愿意让这些小学基础不好的农村孩子享受优质教育,愿意扎扎实实地“育人为本”呢?那些痴迷于造谣的妄人,又怎会明白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的真谛呢?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一切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打造留守儿童的求学胜地、成才摇篮,正源学校当仁不让,不遗余力。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