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正源学校>> 正源快讯>> 学校新闻>>正文内容

三年没回家,儿子留守考上211——祝贺袁宏祥考上华北电力大学

8月5日上午,耒阳市永济镇花园村一组龙古皂湾祠堂张灯结彩,热闹非凡。龙古皂湾出名牌大学生啦!早上9:30,罗校长率老师和同学们驾车从正源出发,历时一个小时到袁宏祥老家上门报喜,铜牌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平板电脑红色面板喜气洋洋。罗校长一行刚到祠堂前,鞭炮齐鸣,亲朋好友上前迎接,现场好不热闹。花园村支部书记伍佑元告诉正源记者,今年花园村有四个孩子考上大学,其中两个来自正源学校,一个是伍敏佳以612分的成绩考取湖南大学,另一个就是今天的主角袁宏祥,以598分的成绩考取华北电力大学。今天汇聚到祠堂的相亲们,都是来见证袁宏祥考取名牌大学,沾沾喜气的。

“袁宏祥是我们龙古皂湾第一个考上211大学的孩子,是这个湾的榜样。”支部书记伍佑元对湾村孩子们的未来充满了期望。

袁宏祥出生在龙古皂湾,父母在他8个月大的时候外出打工,把袁宏祥留给爷爷奶奶在乡下照顾。从蹒跚学步牙牙学语到背着书包进学校,袁宏祥跟村里其他留守儿童一样在泥田里摸爬滚打。“没有办法,为了生活,我们只能离开孩子出去打工,孩子也只能留给老人照顾了”。袁宏祥父亲袁查松面对镜头说出了自己的辛酸。

在邻居眼里,袁查松是个“灵活青年”,脑袋转得快会钻路子。在永济中学初三没有读完的袁查松19岁便开始外出打工,在佛山五金抛光厂从事抛光打磨工作,老婆李一秀便跟着在附近鞋厂打工。在五金厂,袁查松勤学好问,学得抛光技术,在当时是厂里的高薪员工。“那个时候我一个月可以拿8000多元的工资”袁查松回想起当年的情形意犹未尽。可好景不长,因为工作原因,袁查松的右手手胫被机器切断,至今不能用力。为此,袁查松便进毛织厂做了两年工,再而学着做快餐,在东莞横沥镇开店迎客,做起了叉烧饭快餐。

有了店面,就像有了根据地,袁宏祥小学四年级的时候便被父母接到了东莞上学。“在这中间还有一个插曲,袁宏祥四年级的时候到正源参加入学考试,没考上,所以只能带到身边了”。袁查松告诉记者,正源学校大部分都是留守儿童,孩子放进学校放心,当时很想孩子能像其他留守儿童一样,放手去爱。可因为成绩不达标,进不了正源。因此,袁宏祥在东莞汇星学校一读便是5年。

在东莞求学的过程中,袁宏祥跟着父母在店里学习生活,放学回店帮忙收碗洗碗,爸爸出去送外卖,店里忙不赢的时候还帮着切叉烧收款,不明情况的顾客还以为是个童工。“看着爸爸妈妈每天那么忙,赚钱不容易,我觉得在店里帮忙做事很踏实,是应该的。”在父母眼里,袁宏祥是个懂事的孩子,有自己的想法,很为父母着想。几年时间,袁查松的店子在镇里换了几个地方,袁宏祥也跟着在横沥镇东搬西迁。

初二下学期,父母考虑到正源学校2+4模式,再不进校就跟不上正源高中的节奏,于是决定再次把孩子送进正源考一次。“初二年级去考试的时候,开始很紧张,谁知道他一次就考上了!”袁查松仿佛觉得孩子考上了正源就像考上了大学一样,回想起来很是兴奋。

考进正源以后,袁宏祥回到耒阳,和妹妹袁欢跟着奶奶伍青秀寄居在亲戚家,父母一如既往在广东开店,一直到今年高考。“我已经三年没回家了,两个小孩过年的时候就去外地过年,其余时间都是电话联系”。袁查松一句话道破了留守儿童与父母的无奈。

袁宏祥进入正源准高一后,并没有他父亲想象的那么顺风顺水,因为外校插班,英语成绩明显跟不上,学习很吃力。英语老师罗经飞说,外校来的学生,相比正源本校直升的学生学习进度慢,基础不够扎实,英语落后很正常。“当时有4个同学出现了这个情况,英语词汇量少,考试经常不及格”。为此,罗经飞老师针对这几个学生的特点,逐个谈话,鼓励他们说,学英语没想象的那么难,只要多背单词多做题就可以明显感受到成绩的提升。“我听了罗老师的话,努力增加自己的词汇量,经常刷题,成绩提升的很快,今年高考英语考了125分”,袁宏祥看到高考成绩,很是感谢英语老师罗经飞的点拨。班主任唐立辉直言,袁宏祥的特点就是沉得住气,听老师的话,一步一个脚印,在学习过程中稳步上升,从年级100名左右慢慢爬升到50名。

在妈妈李一秀看来,孩子学习进步全靠老师培养和自己努力,自己没有帮上什么忙。“有一次我女儿问我,爸爸妈妈你们为什么老是在外打工,不回来管我们学习呢?我都不知道怎么回答。”面对女儿的提问,李一秀不知如何解释,很是心酸。看着正源宣传处的镜头,李一秀和丈夫几度哽咽。

“当我看到他考598分的时候,两个晚上没睡好,既开心又愧疚”袁查松边说边起身走进房间擦拭眼泪。袁查松偷偷告诉记者,自己这几年生意很不顺利,关了广东的店,在广西的工地上开过食堂,今年又到中山家具城开店,但都亏了不少钱,也欠了很多债。儿子的录取通知书就像一道光照进了他家的生活,让他看到了希望有了信心,准备重整旗鼓再来,“儿子考得好,我就没有了后顾之忧,我想再干一场”。每个留守儿童背后都有一个感人的故事,袁宏祥也不例外。

今年63岁的奶奶伍青秀,虽然不知道华北电力大学是什么样的学校,也不知道“双一流”“211”是什么意思,但听到大家说这个学校很好,大学毕业很容易找到好工作,吴清秀笑得合不拢嘴,一个劲的夸自己孙子乖巧懂事,有出息。妹妹袁欢在拍合影时受罗校长指派表态,“感谢正源学校老师的敦敦教诲,希望正源的师生和哥哥越来越好,我要向哥哥学习,也要考个好大学”。罗校长在合影时开玩笑说,选择电力大学就是掉进了钱堆里,但一定要记住为人民服务。

去年罗校长在接受教育家杂志采访时说:“留守儿童在思想上更加独立,性格上淳朴、可塑性强。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既要立足高起点、高标准和高期望值,为国家和民族复兴培养更多顶尖人才。同时,也要脚踏实地,把大多数孩子培养成有理想、有信念、有文化、有技术的普通劳动者。”我想,这个理念逐渐会在正源的孩子们身上得到印证。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